喜欢到穷山村里“折腾”的蒋孔吉。 ^K}/SoCL}U
Y-COd;~{K
已到花甲之年的蒋孔吉,爱看书、听音乐,最喜欢到穷山村里“折腾”,每到一处都会弄得风生水起,好不热闹,村民们几十甚至上百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因他而改变。 SGy=rcaQ
FuWSUH-
然而,村民们不仅不“恨”他,听说他要撤,不仅扣留了他的行李,1400多村民还联名向上级写信,摁红手印挽留他。 i
7`UmCX*
ajHOeN]
他――凭啥? ^
;u)bv#
*0 3/D
■记者 胡信锋 _K!e>/C,
DT9?.Y{
村民摁红手印挽留他 Q
t
x48A
h,'
x@Kyn
记者到达永州市东安县溪源村采访时,被路边老老少少的村民吓了一跳。 VgC<Ww'z
wxSnSf
“我们村离不开他”、“麻烦你们跟上级说说,让蒋科别走,再帮我们多干两年,村里肯定还会大变样”……见到我们,村民纷纷涌上来,争先诉说蒋科的好,只想让蒋科不要走。 ]rEV_|+@m
D:xq#oQ
村民口中的蒋科就是蒋孔吉, 出生于长沙宁乡农家的蒋孔吉,当过兵,2002年从永州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岗位上离岗退养后,从道县大井村到彭家村,再到东安县溪源村,加上1997年和1998年在双牌县黄泥山村扶贫,前后9年扶贫,连续7年驻在村里,食宿在农民家中,四任建设扶贫工作队长。 ]&)vZQoIL
N`_8>~
“这家有急事,他往这家跑,那家有难事,他往那家钻,他是我们的贴心人。”溪源村的村民这样评价蒋孔吉。 S~L<C,FmM
N/\jCT
村支书段稻香介绍, 2008年7月,蒋孔吉刚来村里时,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80元。现在,村里修通了15条水泥村道,90%的耕地实现灌溉自动化,九成以上的村民掌握了1―2门实用技术。2009年,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710元。“这两年,我们村的发展整整超过了过去20年。” mkwG<Za
$qL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