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妨对“材料政绩”也来曝曝光 R]#u`d,
_`
“兵马”未动,“材料”先行。记者在调研中发现,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,存在把说的当成做的、把规划当成现实、把思路当成成绩等用总结材料“包装”工作实绩的现象。工作刚刚开展,就急着总结成果、鼓吹宣传。岁末年初,这样的“材料政绩”,情况更为突出。(12月29日中国网) 7lnHB7!
工作没做,或是工作还没做好,在材料总结上就开始大书特书,这是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。有群众戏言道:工作不够,材料来凑。其实,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,群众心里都知道。即便你想瞒也瞒不了。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。 {Ys u/
可为什么,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一些人非要热衷于搞“材料政绩”呢?原因很简单,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应该说,我们干工作,制定目标、追求指标、总结材料都没有错。但是,错就错在工作没有实打实,错就错在总结材料时无中生有,制定工作目标时投其所好上。 xEH " N"D
这就不禁我想起,很多地方在评先评优上也是如出一辙,明明只有几个出类拔萃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,可有些单位和部门偏偏要凑整数,什么十佳先进个人、十佳先进集体等等。仿佛没有这“十”字当头,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,都无法选出。试想,先进都能凑“十个数”,其先进材料还不是更要“拉郎配”。张三做得工作写到李四的先进材料里,甲部门做得工作成绩,写到乙部门“材料政绩”里,装门面。 7l9Y11
俗话说:“家门口的水塘,谁都知道深潜”。你材料里面有没有水分,你是不是配的上先进荣誉这个光荣称号,群众心里最清楚。只是糊弄糊弄上面而已。如果这些假先进,或是参水分的假“材料政绩”,再经宣传和报道,群众不仅要在背后戳脊梁骨,而且还容易在群众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,甚至还可能挫伤了大多数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 rb
#y$Nw}
因此,笔者认为,“材料政绩”之所以有其滋生蔓延的空间,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上面检查不细,把关不严。只看“材料”怎么说,不管工作怎么做。说到底,就是我们有些人脚怕沾泥土,只架天线,不接地气缘故。或是在检查时,蜻蜓点水,坐着车主转,隔着玻璃看的现象依然还是很突出。 X-A{o+
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。如果我们各级检查监管部门都能从严把关,既看“材料政绩”又兼顾具体工作实绩的对照,认真查清查实“材料政绩”的来龙去脉,适当时候,也不妨将这些“材料政绩”曝曝光,让群众也来见识见识,那么这些弄虚作假的“材料政绩”还能有藏身之处吗? _'Sgc?`4
qT r=Rd +
|
一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