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煤老板,象征着中国终于走出一场黑色瘟疫。煤老板带起种种令人侧目的文化现象,而煤老板崛起的背后代价,却是难以估量。或许要到若干年后才可看到黑色瘟疫的全貌。(凯丽) DPF*<I
WwGBk@:~P
原文如下: /x|3F(v
>A/"t|.:
别了,山西煤老板 煤老板现象如同一场瘟疫 st?V{#-ow/
D= >5b7:2
南都周刊 /Tp6&W8E
r$ _}=ga d
煤企重组正在按时间表进行,无数山西煤矿主面临“被转型”,他们有的已另谋出路,有的还在苦苦挣扎。未来一年内,这些一直处于社会舆论风口浪尖的富翁们将告别煤老板身份。 gj|?y?P&
Lc9L
n
2009年9月中旬,山西新阳煤矿。 pX-,`IrkC9
13 KC!}x
悍马车队、豪华婚礼、包机买楼、豪赌、二奶、矿难、带血GDP……一说起山西煤老板,这些关键词俨然成了他们的代名词。“煤老板”缘何从一个职业身份,演变成为公众眼中一个语义复杂的称呼? oFRN;zMT,S
MIip1
如今,山西正在加速推进史上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重组行动,涉及国有、民营、私人煤炭企业超过2200家,至2010年底,全省矿井总数将由2598座压缩到1000座,煤炭企业数量将从目前的2200个锐减至100个左右。小煤矿的彻底终结,也使得山西煤老板行将谢幕。 u1hn,
"99OhO2
作为富甲一方的隐秘群体,在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,他们建立起来的“黑金帝国”将会如何演变?在这数千个“黑口子”兴衰的背后,是什么造就了煤老板们的宿命?无论煤老板们是提前上岸,还是如今被迫重组,手握巨资的煤老板们如何转型、成百上千亿资金去往哪里,它们是新的洪水猛兽还是会成为一股新的经济力量?这里牵涉的不仅仅是煤老板们的利益,更有那些众多普通个体的命运。 TUOK8^l
L#[GM$g5'
煤老板最后的挣扎 }qF@'x'
Or~y{-+3?
山西,一个已停产近3年的煤矿。 p$I %e
H%;McUO
在一个转型的煤老板的公司院内停放着数辆高级轿车,而据工作人员说这只是公司的一部分轿车。 qX{,:qC
F[!CvM
一名交班的煤矿工人。 nI@q{:du
wcU8jw
张利华认识不少圈中老板,有些煤老板是多年前买的煤矿,钱已赚足,即便这次重组补偿低了,“无非多赚少赚而已”,没有太大意见;倒霉的是那些通过融资、贷款来投资的煤老板,刚刚建成矿井就被叫停、参与重组。 ,J>7oB/H9
7U&ISF8_ |